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水生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在这片水生植物的“大观园”里,深圳的水生植物凭借一系列独特之处,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深圳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来充足的降水和温暖的气温,为水生植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这里既有像洪湖公园这样大面积种植荷花、睡莲等观赏类水生植物的场所,也有观澜河湿地公园、鹅颈水湿地公园等为净化水质而配置多种水生植物的生态区域,多样化的水生植物栖息地,使深圳水生植物种类丰富。据相关资料显示,深圳的水生植物涵盖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等多个类型,种类多达上百种。在观澜河湿地公园,就种植了10多种水生植物,水生美人蕉粉嫩多姿、蜘蛛兰洁白无瑕、鸢尾娇美动人、大叶再力花清新怡人 ,花开四季,姹紫嫣红。
近年来,深圳在水生植物的保护与研究上成果显著。2023年,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与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共同开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水蕨的野外回归活动,将1000多株通过人工孢子繁育的水蕨苗种植于公园内的溪涧边。这是深圳首次开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蕨类植物的野外回归工作。水蕨对生存环境十分敏感,被认为是生态环境的“指示器”。此次水蕨种群在深圳的生长,显示出深圳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也体现了深圳在水生植物保护研究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在城市景观营造与生态修复中,深圳水生植物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里,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与亭台楼阁、曲径回廊相互映衬,营造出江南水乡般的优美意境。在生态修复方面,深圳通过种植芦苇、香蒲等具有净化能力的水生植物,有效改善了河流水质。观澜河在治理过程中,通过种植大量水生植物,使河水的氮、磷等污染物含量大幅降低,水质得到明显提升,水生植物种类从13种增加至47种,土著水生植物占比高达93.6%。
深圳水生植物以其丰富的种类、独特的科研保护成果以及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南方水生植物中独树一帜,未来,深圳在水生植物领域的探索,有望为城市生态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