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莞市政府针对草皮种植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旨在平衡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这些措施既反映了政府对耕地保护的重视,也展现了城市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探索。
2023年起,东莞多个镇街包括虎门、凤岗、常平、中堂等陆续发布通告,明确禁止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植草皮。这些政策依据《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主要针对草皮种植过程中可能导致的耕作层破坏问题。根据规定,违规者将面临限期改正、高额罚款(耕地开垦费5-10倍)甚至刑事责任。
这一系列禁令的出台,核心目的是保护国家粮食安全。草皮种植需要频繁铲草带土,会严重破坏耕地耕作层,影响后续粮食作物种植。东莞市作为制造业重镇,可用耕地资源本就有限,保护基本农田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政策也体现了国家对"18亿亩耕地红线"的坚守决心。
虽然限制耕地上的草皮种植,但东莞并未忽视城市绿化需求。2025年3月,东莞开展了"百千万·莞香(乡)情"植树活动,政企联合在道滘镇九曲村种植122棵树苗。同月,东莞市还通过"林长+"协作机制,在同沙生态公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种植铁刀木、秋枫等树种约40棵。这些活动展示了东莞在保护耕地同时推进生态建设的创新思路。
东莞的草皮政策反映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难题。一方面要严守耕地红线,另一方面也要满足城市绿化需求。未来,东莞可能会探索更多不占用耕地的绿化方案,如屋顶绿化、立体绿化等,在保护农业生产的同时,继续打造宜居城市环境。这一系列政策调整,将为其他快速城市化地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